GeorgeWasher

没什么“好说的”。

【精神分析】关于症候阅读法的理解


*问题式:一个自我结构并排斥其盲点以至于盲点根本不可见的机器。问题式唯一的作用就是排斥;这就是只有具体问题式,没有抽象问题式的原因。问题式之所以名为问题,是因为结构的自我完善必须由一个亟待回答的空缺来进行召唤。但是,这个空缺又是结构出生前自己设立的(严格的辩证)。所以,一切问题式都只能是假的问题,但是假的问题正是因为它是假的,才能产生真的效力。症候阅读就是建立在这种问题式的运行和崩溃上。

  

阿尔都塞强调了症候阅读法法与栅栏阅读法的区别,意在打消对于文意的直接理解,甚至是对栅栏位置的直接感知。症候阅读法实质上在使用阅读者作为栅栏,对文本的空隙进行生产;它并不追求“解读”,也不要求拆掉栅栏,而是对文本的激进完形填空;也就是说,它并不看重文本的表层含义,但是又不可缺少一个表层含义。

使用症候阅读法的过程中,首先应要求文本结构的自我展现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文本竭力要告诉你的东西”是在“文本缺失的东西现身”之前的一个瞬间发生的。至于文本竭力告诉了你什么,症候阅读法并不做要求;只需要使得文本成为一个看上去自洽的结构即可。第一步里这种看似随意的吸收,实则对被阅读的文本做了要求:必须来自严谨的问题式生产,以达成一个对应的结构(这个做法是反语言游戏论的,语言游戏看不到构成性的公度;换而言之,“进行语言游戏”这个指令已经被锁在能指链里了)。不得把发癫发情的散乱内容当做症候阅读的对象(除非是精神分析师在进行分析,拥有病患其他的符号结构以形成体系)。

当文本进行一阶展现之后,应当将自己与先前生产的一阶含义拉开足够的反思距离,对空隙进行定位。这个定位过程是取决于阅读者的;文本在每个点上都是断裂的,对沉默、失误的感知取决于阅读者自己的格栅,如意识形态批判,与先前建立的自洽体系。这很类似能指链的“曲率半径”。曲率半径有无线条,但是每条都可以指向结构性的空位“仿佛有东西在那要告诉你什么”。

  


感知过程中要谨记“话在说我”,问题式以主体为手段阅读自己。此时的空位应当从表层含义里阅读,在第一套体系里找出它自己的补集。有文献在此处指出,空位的生成应当是在原文本里随意添加的,但是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一直以严谨的结构作为其进行的生命线,表层含义被抽离之后便不能随心所欲地添加空位了。

症候阅读要求在阅读后将空位沉默的内容再次投入文本,进行第二次阅读。这个过程必须不断进行,一遍遍再生产。问题式在其中会不断迭代,每一次迭代都将产生新的问题式作为剩余。

广义的症候阅读还包含对原文本的精神分析,如分析语词重复,标点涂改的含义。

评论(3)

热度(15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